“原来要借米啊,”春婶“呵呵”笑着,爽朗地说道:“这也不是难事,谁家没有困难的时候,宁儿你跟你春婶可别客气!”

说着,就进屋里翻出一个小袋,拉着徐宁进厨房打开米桶,拿碗哗啦哗啦地往小袋里舀米,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没有半分看不起或者拖拉的样子。

同时还和徐宁说着闲话:“你家里读书,法子自然多,瞧瞧这些天的鱼获,还不都是你这个小丫头的主意,婶子这是沾了你的光呢!有了这捕鱼的营生往后日子自然会好起来,婶子还怕你会还不起不成?”

说起来徐宁这个小丫头春婶是打心眼里喜欢,往日里觉得胆子小,可真接触下来倒觉得真是个懂礼能干的好孩子,当家的跟她说了晒鱼干也是宁丫头想出来的,免了吃不了浪费还能换钱,这可不真真是个聪明脑子么?到底是读过书的孩子,还一点都不娇气,这两天来帮忙做事也利索得很,要不是摊上那一堆人……哎,总之春婶看徐宁是越看越喜欢。

是以春婶给徐宁装了一小袋米之后,又拎了一小袋杂粮面出来塞给徐宁说道:“这儿还有一些玉米面,宁儿你也拿着别嫌弃,现下光吃米谁也撑不到秋收,多少掺着面吃,能多撑些时日。”

面对春婶的热情徐宁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一来自己家偏远,二来也没什么可走动的亲戚,这段时间已经麻烦了春婶家不少事,结果来借粮也这么热情,人情累累的怕以后还起来更难。

“哎呀你这丫头,跟我你还客气什么?如今你景叔又新做了三个笼子,那日后的鱼必然源源不断,你要真计较,那也不等过年,下月便让你景叔去镇里将鱼干卖了,再将钱还我就是!”

春婶热情地说着,这嘴巴跟徐景比起来可能说太多了,如此徐宁也不再推辞,毕竟家里是真的快要断了粮了。

于是徐宁只能再三跟春婶道谢,徐宁也知道这山村虽然没有穷到吃不上饭,但还真没谁家粮食能多得吃不完,春婶对她这样大气,回头还是要在自己家的口粮里省,所以徐宁心里想着还是要早日将豆腐做出来,好尽早还上一些,才抱着两袋子粮食告辞回去了。

出了春婶家的门才往家走了没多远,徐宁心里正感慨,忽然就听见了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

“哟,你这是傍上哪家的大款了?瞧这左一袋右一袋的,好似刚从粮山回来般!”

这声音尖细,昨日才在她耳边叫嚷过,徐宁一听就知道来人是谁了,心里叹着这些人怎么老是阴魂不散的,面上却还要回过身去应付。

果然看见钱氏正扭着腰往山上走来。

明明是瘦如枯柴,却偏偏以为自己风情万种,走得一步三摇,结果非但没半分女人味,还像一根在风中摇摆的枯树枝,看着就让人感觉难受得紧。

徐宁懒得和她多说,便直接说道:“婶娘今日前来又有何事?莫非愿意拿米换我家的鱼了?”

“呸!”

一提这话钱氏便想起昨日这贱丫头便是学她说话来嘲讽她,亏她当时还没听出来,等回去和大嫂一说才知道自己是着了这贱丫头的道,想想都是气不打一处来,此刻见徐宁再提,她便张口就骂。
"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