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东和老街的故事

“江南锋”的《小山东和老街的故事》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电影院也不像以前那么热闹了,最受年轻人追捧的录像片是港台功夫片言情片和欧美牛仔片。过年的时候,许多年轻人买来港台明星的海报贴在床头,成了一种标配,一种时尚。没过多久,兴吴镇上开出了第一家歌舞厅——金时代歌舞厅,一时间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那个时候,牛仔裤、双卡录音机和万宝路香烟刚刚兴起,平淡枯...

在线试读

20世纪80年代,受到南方改革春风的吹拂,江南一带的市场经济意识也日渐萌动。

小镇上一些有头脑、胆子大的人开始不安分了,有的开门面做起了日用品、副食品批发或零售生意,有的到深圳打工赚钱,就连工商也对小商小贩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总之,经济开始活络了起来,随着对外生意交流的频繁,小镇人感觉到外面的世界原来那么精彩,随之而来,人们的业余生活也不再那么单调。

以前,小镇上只有一家电影院和一家剧院,还有文化馆的一家说书院,现在陆续有几家录像放映厅开了出来,录像厅门口像澡堂一样挂着块厚重的门帘,坐着一个收门票的。走路经过隐约可以听到里面放录像的声音,有的把声音故意放得很响以吸引观众,尤其是有时传出来女人暧昧的喘息声,让年轻人心里泛起一阵一阵的涟漪。

电影院也不像以前那么热闹了,最受年轻人追捧的录像片是港台功夫片言情片和欧美牛仔片。过年的时候,许多年轻人买来港台明星的海报贴在床头,成了一种标配,一种时尚。

没过多久,兴吴镇上开出了第一家歌舞厅——金时代歌舞厅,一时间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那个时候,牛仔裤、双卡录音机和万宝路香烟刚刚兴起,平淡枯燥的日子仿佛在一夜之间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上了岁数的人,都觉得这些新生事物来得太猛难以接受,甚至有段时间谁要是穿牛仔裤会被认为不正经不安分。

但这一切都挡不住年轻人的渴望和热情。

至于小山东,平时依旧在船厂活多的时候帮忙去搬运铁板、粗麻绳之类,隔三差五地打打小工,赚点生活费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而已。

不过,自从上次小山东的壮举得到了老街人的认可之后,以前的小伙伴也渐渐地和接触起来,其中小馄饨就是最积极的一个,用现在的话说,小山东在她的心目中那就是男神,只是没好意思表达出来罢了,那个年代男女青年之间的交往还是很保守很含蓄的。

小馄饨有个远房表叔在镇政府工作,于是安排她进了小仓街口子上的朝阳食品店上班。

面对失而复得的昔日伙伴,小山东依旧还是一副宠辱不惊、云淡风轻的样子。

小山东没活干的时候,就会百无聊赖地蹲在路边和伙伴们侃大山,在经过了热闹的早晨以后,小仓街的白天通常是安静的,有时半天也没有人或车辆经过,那时汽车很少,自行车也不太多,整个小仓街也只有街道办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如果偶尔有行人提着一台银色的双卡录音机走过,他们就会兴奋起来,不由自主地随着节奏哼唱起港台流行歌曲:“窗台上有一盆玫瑰,晨风中吐露着花蕾,当我闻到你的芳香,就忘记了一天的劳累……”,那个时候走在路上拎着台双卡录音机是件很酷的事情。

小山东最喜欢听邓丽君的歌了,他最大的愿望是能有一台这样的双卡录音机,可是做一天零工才1元4毛钱,如果不做生意,只是做做零时工,要实现这个愿意显然是很困难的。

现在听说镇上开了家歌舞厅,这个消息对于小山东们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尽管他们只会哼唱几首不完整的流行歌曲,甚至连最热门的迪斯科都不会跳,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们跃跃欲试的心情。

那天傍晚一放下碗筷,他们七八个人就出发了。

到了金时代歌舞厅门口一看,已聚集了不少的小年轻,这些人无疑是小镇上潮流的引领者,他们大多穿着从上海买来的牛仔裤或者喇叭裤,裤脚一律拖在地上,男的也留着齐肩的长发,叼着外烟,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生烟丝味道,但没有人会表示难闻,否则肯定会让人嘲笑落伍。

因为钱不够,最后只有小山东和小馄饨、卫东三个人进去了,其他的人等在外面。可是没过半个小时,小山东就被人家拎了出来。

据说在歌舞厅里小山东被人打了,原因是他跳不好迪斯科,也不听小馄饨的劝硬要跳,结果踩到了“二毛”女朋友的脚上了。

“二毛”是兴吴镇上无人不知的小混混,准确地说是一群混混的头儿,五短身材,一双混浊的眼睛充满杀气,挺着一个肥肥的大肚子。听说他曾打瞎过别人的一只眼,还组织参与过多次群体性的械斗,后来劳改了好几年,出来后就帮金时代的老板金哥做事了。

从那以后,小山东他们没敢再去金时代,直到认识“驼子阿贵”。

小说《小山东和老街的故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