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在鲁燕这留个印象,后续用不用得到再说。

看了看兜里还有两张一市斤要过期的粮票。

她直奔供销社。

糕点摊位上,她不认识的点心都买了点,这也算时代特色了,就算不好吃,也得尝尝。

“大妹子,真是你呀。”熟悉的声音从旁边响起。

柳青青一侧头看见有过交易的陆大姐。

“是陆大姐呀,忙着呢?”

“嗐,忙啥呀不忙。”她招呼着柳青青:“来这边说会儿话。”上批自行车都卖掉了,下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幸好当时买了柳青青的票。

“陆大姐,你现在站成衣这个柜台呀。”柳青青四下打量着,头上,柜台里,都挂着摆着成衣。

“可不是,我这清闲,买的人少。”搁她她也不买这种的,死啦贵,还不如自己扯布合算,剩下边角料缝到一起还有用场儿。

柳青青点头,说了句:“那还真不错。”

眼看着话题要聊不下去了,陆大姐往前倾了倾身子:“妹子,你手里头票还宽裕不?”

柳青青一进门她就观察着了,上来就挑了两斤糕点,眼皮也不眨一下。

还真是没蒙她,这位是有票的。

柳青青眨巴眨巴眼,也没立马回话。

“妹子,大姐实话跟你说吧,家里又填了口人,粮不够吃……”

要粮票啊。

说实在的,这玩意也不咋值钱,卖不卖的都没什么意思,要是其他的自行车票,缝纫机票之类的,还值得买卖一回。

“大姐,这点票平时也就够自己吃的,匀不出来。”

陆大姐一阵失望。

柳青青也不再多留,挥挥手出了供销社大门。

虽说柜台边没什么人,可这大庭广众的,就提这个。

她不免觉得这人不靠谱。

也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什么意思,总之她已经决定不再和这人来往了。

郭秀华每天上班都很忙碌,不是拆旧毛衣,就是织新毛衣。

拆下来的一圈一圈的缠绕在椅背上,等拆完后,她就把线扔进盆里用烧开的水泡上。

等泡的差不多了,就挂在后面的院子里晾。

这时候已经上冻了,毛线上的水很快会被冻成冰溜挂在下面一根一根的。

就这么挂着几天也能挂干。

如果着急用,就把冰溜敲掉,再拿进屋里用火炉的温度烤干。

下一步就是缠成毛线团,然后就可以织新的毛衣毛裤了。

柳青青发现她似乎有拆不完、织不完的毛衣。

“小柳啊,我今天中午晚点回来。”似乎察觉到她的视线,郭秀华抬起了头。

柳青青点头:“行,郭大姐你去就行,我一直在这儿。”

两人就这么待在一个屋里,互不说话更难受。

还不如她一个人自在。

所以就算郭秀华不打招呼,她也不会多说什么。

郭秀华也很满意,小柳上道,比鲁燕强多了。

废品站入了冬后,四个职工每天都属于闲置状态。

偶尔有来个卖鸡毛的,柳青青都能去凑个热闹。

鸡毛是老百姓最常卖的东西,主要是自家留着作用不大。

但鸡毛的分拣是很麻烦的,要剔除混迹其中的白细鸡毛等杂质。

按品质,也能分出个三六九等。

除了鸡毛,鸭毛也是收的。

不过养鸭子的人家比较少,来卖鸭毛的也少。

不然柳青青都想做条鸭绒棉裤。

到了月底,她想了想还是在休息这天回了趟桃山村。

当然也不能空手回去。

之前买的糕点,她不爱吃的都拎着。

除此之外也没别的东西了。
"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