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祠堂共有五个房间。

其中三间正房供奉着列祖列宗的牌位,柳家村的村民们在此祭祀祖先,柳氏子孙办理婚丧寿喜,也可以在此办理。

另外两个房间有三个粮仓,一个粮仓存放有一千斤粮,共有三千斤粮。

这些粮仓既不是官仓,也不是义仓,而是老族长发动族里的人自发建的粮仓,这些粮仓存的是族粮,丰收的年份大家存粮,碰到灾荒年,这就是族里人的保命粮。

老族长年轻的时候发动大家建的粮仓,现在老族长已经七十有余,这些粮仓也有了几十年了,粮仓里的族粮也没有断过。

粮仓里存的族粮都是带壳的稻谷,存放的时间可以长一些。

今天,一是为了预防流民到村里抢粮,二是因为天气干旱,秋收看来也是无望,村民们生活十分困顿,老族长与里正商议,决定将所有的族粮分给大家。

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柳秉德继续对大家说,“目前呢,边境又起了战事,徽宁府的几个县的村庄都出现了流民抢粮,流寇杀人,山匪屠村,加上今年又是灾荒年,形势逼得我们不得不搬迁,说得好听些是迁移,实际就是去逃荒,去一个老百姓适合生存的地方。”

柳秉德稍停顿了一下,加重了语气,“迁移的事,不作勉强,大家自己决定!有亲戚的可以去投亲,有好友的也可以去投靠,明天下午,随我一家搬迁的村民可以到村口集合,话只能说到此,现在大家回家拿袋子,准备分族粮。”

里正虽然没有明说是举村迁移,但是所有的村民都听出了是什么意思。

举村迁移,这在柳家村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事情来的太突然,谁都没有思想准备,一时,大家都沉默了。

沉静了一会儿,终于有人说,“里正,我们都走了,那祠堂怎么办!”

这时,老族长发话了,“我老了,走不动了,我守着柳氏祠堂!”

柳秉德看了看老族长,想说些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村民们又是一阵沉静,老族长难舍柳氏祠堂,其实大家都难舍柳家村。

穷家难舍,再穷,那也是从小生活长大的地方,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抛家舍业,背井离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

“唉,几辈人攒下的家业,盖好的房子,就这样说走就走了吗!”

“不但有房子,还有几亩田地呢,熬过今年的旱灾年,万一明年的年景又好了呢!”

“碰到了山匪屠村,难道还有命在吗!”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已经连着两年干旱了,与其在这里熬着,不如出去找条活路,还是去逃荒吧!”

“不管迁移到哪个地方,还是要盖房子,买田地,到时候又哪有银子去做这些事呢!”

……

总之,愿意迁移的占一半,这些人里面,年轻人居多,他们愿意到外面闯出一片天地。

摇摆不定的也占一半,当然是四十岁以上的人居多,他们舍不得房屋,舍不得田地,更怕是迁移到了外地不适应,也没有了从头再来的勇气。

在村民们的议论声中,老族长拄着拐杖进了祠堂,看着列祖列宗的牌位,希望能佑护着这些族里的人吧。

柳秉德再次发话,“大家不要再议论了,回家拿袋子,准备分族粮。”

村民们还是散去,回家拿袋子去了。

柳潇铭心情特别复杂,他今天刚买了几百斤粮,还准备盖新房子,置买田地呢,却听到了一个举村迁移的消息。

其实在县城做木工的这些天,他也听掌柜说过,县城有的大户已经举家搬走了,吃的用的东西都开始涨价了。

他一开始没有在意这些事情,始终觉得这些与他一个小老百姓没有多大关系。

今晚听了里正说的话,他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甚至关乎到生命的安全。

柳潇云和嫂子正坐在灯下说话呢,看到哥哥回来了,忙问,“哥,你回来了!”

“承南和承北睡着了吗?”柳潇铭问。

章氏点点头,“嗯!两个孩子都睡了,村里敲锣召集村民,是有什么事吗?”

于是,柳潇铭将里正在祠堂院里所说的话重复说了一遍。

“啊!举村迁移呀!”柳潇云与章氏都听愣了。

听说一会儿要分族粮,章氏忙起身给他找袋子。

柳潇铭拿着袋子去祠堂分族粮了。

章氏姑嫂两人坐在那里半天没有说话。

章氏想的是,她曾经与养母逃难过一次,没想到眼下又要去逃难。

柳潇云没有想到,她刚穿越过来,对柳家村还不熟悉,就要面临着搬迁。

不过,她心里想着,搬迁到一个新的地方也可以,反正她手里有金子,搬到哪里都可以让家人生活的很滋润,最好去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只是举村迁移的话,会去什么地方呢,这个好像只有里正知道。

除了今天去了一次县城,她对眼前的一切简直说是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

原主记忆里的东西也只是有关柳家村的事,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柳潇云注意到了嫂子的情绪有些低落。

“嫂子,你怎么了!”柳潇云轻声问道。

“没事,想起以前逃难的事了!”章氏抹起了眼泪。

柳潇云顿时明白了,嫂子经历过逃难,知道出门在外讨生活有多难。

听说又要去逃荒,难免又想起了以前的往事。

“小姑,八年前,我逃难时饿晕在家门口,没有公婆给我一口饭吃,真的就要饿死了!”

章氏无声的抽噎着。

柳潇云只能安慰着嫂子,“嫂子,别想太多了,都过去了!”

稍时,章氏止住哭泣,“唉,你想像不到,当时路上饿死了多少人!”

柳潇云不知道该怎么劝慰嫂子,那种一路讨饭的痛苦经历留下的阴影,她从嫂子吃饭时都能看得出来。

饭桌上,不管是谁掉到桌子上的一粒米,收拾饭桌时,嫂子都会捡起来默默吃掉。

嫂子还习惯吃汤泡饭,这样可以将饭吃的更干净,她觉得这样吃不浪费。

柳潇云很想对嫂子说,吃汤泡饭是不浪费,但是长时间会伤胃。


"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