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重生《重走三国》目前已经全面完结,张平刘备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张友仁”创作的主要内容有:在讲到黄巾之乱之时,三人皆是义愤填膺,要为国家出力。趁着酒劲就要结为异姓兄弟。刘备还清醒的说:“结拜此乃大事,当择日隆重对待”“好的,大哥。”张飞醉醺醺的说...

重走三国

阅读最新章节

“酒菜准备妥当了”张飞问

“已经安排妥当”张三说

“好,安排客人稍歇片刻,就开席吧”张飞交代给张三

酒席中,各自都是诉说自己过往。

张平:“各位,某酒量欠缺,我稍去休息,三位应当尽兴。”

张平感觉出来自己电灯泡的存在了,就借故离开。

“玄德,你为何与如此之人相交?”张飞问

刘备说;“我见此人也是有才能之人,我们之所以相聚相识也是他所推荐的。”

关羽;“神棍,巧合而已,不可重交。”

“喝酒,喝酒,不说他,咱们继续……”刘备故意扯开话题。

接着三人就开始侃大山了,从大汉朝廷到个人鸡毛小事,无不欢愉。在讲到黄巾之乱之时,三人皆是义愤填膺,要为国家出力。

趁着酒劲就要结为异姓兄弟。

刘备还清醒的说:“结拜此乃大事,当择日隆重对待”

“好的,大哥。”张飞醉醺醺的说。

“却之不恭,理当遵从”关羽说。

然后三个就倒头呼呼大睡。

翌日中午

关羽已经在院内用石磨熬练力气。

“云长,好力气。”刘备说

“二哥,威武,威武。”张飞咋咋唬。

“谬赞,谬赞”关羽谦虚的说道。

“切,空有一身力气,有啥用” 张平说

“你在说甚,不许这么说我二哥,信不信我给你扎一百个透明窟窿眼”张飞气的头发都竖起来了。

关羽也是一种你行你上的姿态。

刘备见到赶紧圆场。

“诸位切勿伤了和气。”刘备说

“想必,张平兄也是有言要说,只不过未曾考虑二位心情”

张平也懒得解释,说:“咱们敢不敢做个比试,就是韩梅梅就能胜过你张翼德。”

“好,谁怕你”张飞说

“三局两胜,请玄德和云长作裁判。”张平说

第一局 反应能力

张平开始介绍规则

“假如前方稻草人,是你的主公,有敌方暗箭伤害,你和韩梅梅比赛谁能保护好主公。现在距离主公二十步。”

刘备和关羽拿一个缠有不同颜色布的木棍,模拟箭矢扎去,只听“咻”的一声,向草人扎去。

韩梅梅,迅速地奔跑,duang的一下,就咬住了木棍,摇着尾巴就回到了张平的跟前,张平摸摸韩梅梅的头说:“好狗,真棒。” 给了它一块张飞家的猪肉。

张飞愣在原地,只听见哐的一声,一个木棍插进了草人的身体。

“张翼德,认输不?”张平说道

“我不服,位置不对,我要换一换。”张飞说

“某问题的啦,让你一次又何妨”张平调侃道。

第二轮准备开始了

张飞手心有点冒汗,不确定能否抓住木棍。要是输了那就丢大人了。

“预备,开始”只见张三喊了之后,

“唰,唰”又是两个木棍飞出去了

韩梅梅又是一个加速跑,加上一个跳跃轻轻松松就咬住了木棍,然后往回跑。这次张飞虽然准备了充足了,可是还是听见哐的一声,木棍稳稳的插在了稻草人上……

张平这次直接给韩梅梅一个大鸡腿,它叼着就找个角落去吃肉了。

“诶,你服不服呀?你来打我呀”张平贱兮兮的说

张飞气的脸发红

“我等心服口服。”关羽和刘备拱手报礼说

“我服。”张飞也不情愿的说。

那第二局:就是指挥能力

刘备:“没有那么多人怎么个比法?”

张平说:“我见翼德家有猪200头,羊100只,牛100头,用这些把它们赶到指定位置可否?”

关羽:“这个是不是有点欺负狗呀”

张飞憋了一脸说:“本身就是屠户,驱赶这些是家常便饭,如果输了,那我岂不是连狗都不如?赢了话,说我比狗厉害有什么可骄傲的”

张平在憋笑。

关羽在憋笑。

刘备在憋笑。

家丁也在憋笑。

只有韩梅梅咧着嘴,笑的跟个傻子一样。

接着家丁们就把家里的牲畜,赶到一个荒地里,目的地是5里地以外的棚里。裁判刘备和关羽骑马,进行两次时间对比。

不知道怎么回事,消息走开了,越来越多人来看这个热闹。要是在21世纪,绝对能上头条哈哈。

首先出场的是韩梅梅,在张平和韩梅梅沟通交流之后,韩梅梅开始工作了…………

一会往左跑,

一会往右跑,

一会在前面引路,

偶尔还叫几声

就这反反复复的操作,

先把整体赶进了猪圈,

然后从猪圈里面把羊和牛赶出来

又把剩下的牛羊赶进牛圈,

最后把羊赶出牛圈,赶进了羊圈。

就这一顿操作,让在场所有人惊呆了

关键是只用了不到半炷香的时间,最后还去检查是否关好门没?

“这是狗吗?我感觉它是妖精。”人群有人说

“王二狗,你的名字再也不是低贱的名字了。”李四说。

“我他妈连狗都不如,我觉得我高攀了”王二狗庆庆地说。

………………

“不比了,我认输。”张飞说

他自己是屠户,知道管理这些牲畜多麻烦,一般没几个四五人很难处理。

“哟,不错哦,难得低头”张平说

“走吧,回你家吧,记得给韩梅梅多一点肉吃。”张平调戏道。

小说《重走三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