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爸,你多保重身体。”

“嗯!你也是,好好照顾自己,这几天不用上班吧?”

“不用。”

“一个人出门在外,要学会自己照顾好自己,年轻是本钱,但是光阴易逝,这本钱很容易挥霍完的。”

父亲的话,在当时杨铮的耳朵里听来,显得有点唠叨。

但是他已经习惯了。

唯唯诺诺地应付了几声之后,杨铮对着电话那头的父亲说道:“爸,新年快乐。”

“嗯,你也一样,新年快乐。”

“挂电话了。”

“好。”

父子俩挂了电话。

杨铮身体靠在电话亭上,望着飘雨的天空,有点出神了......

一个落寞的春节过去了。

这些天,杨铮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宿舍里面一个人度过的。

吃了三天的方便面,到大年初四的时候,杨铮出去外面转了一圈,终于看到有小饭店开始营业的了。

虽然比起平时在饭堂吃的东西,要贵了不少,但是他觉得比吃方便面要好很多了。

工厂是要求大年初八开始上班的,大年初六的时候,就陆续有人从老家来了,当然,大部分都是广东这边的打工仔、打工妹。

很多和他一样的外省人,都会选择在初十以后,或者过完元宵再回来上班。

于清芳和吴媛就是初六那天晚上回到工厂宿舍。

一放下行李,于清芳便提着一大袋她们老家的特产,来到了杨铮的宿舍门口。

看到于清芳一脸喜悦的样子,杨铮先和她问了一声好,然后招呼她进去宿舍里面坐了下来。

“诶!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后天才正式上班啊!”杨铮问道。

“我......反正在家也没什么事情了,便早点过来了。”

“车费贵吗?”

“还好了,一百多一点。”

“哦!对了,你们那边是坐大巴过来的。”

“嗯!卧铺大巴车。”

一顿之后,将手里的袋子朝着杨铮晃了一下,笑着说道:“看我给你带来什么了?!”

“什么?”

“老家的特产啊!”

“真的给我带了?”

“当然了。”

“谢谢!”杨铮笑呵呵地接了过来。

看到杨铮接过她手里的特产,她也开心地笑了。

春节的宁静已经过去了,工业区里面的开始热闹起来了,外面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没有几天的时间,仿佛就恢复到了以往的喧嚣和繁华。

初八上班的那天,杨铮他们准时到岗的,还收到了陈国志发的一个开工红包。

虽然不多,只有二十块钱,但是,这多少也算是老板的一份心意。

收到开工红包的员工,也笑嘻嘻地一边谈笑着,一边准备开工作业。

过完年后,老板的业务似乎好了不少,几乎每天都要求他们加班加点,有时候,甚至还超过了十二点。

陈国志也在为年后人手不足而感到头痛了一阵子。

不过很快,他便招来了二十多号人,将原本剩下四十多人的队伍,一下子变成七十多号人。

杨铮在不知不觉里,成了这里的“老员工”了。

面对那些新人,杨铮多少也有点“倚老卖老”姿态在那些人面前摆出来。

当然,他没有李志锋的那种“仗势凌人”,只是摆摆样子罢了。

他很快拿到了第三、四个月的工资了。

两个月加起来,差不多三千块钱那么多。

尤其是三月份,人手不足加班多,他拿到了接近一千六百块钱。

转眼,到了三月份。

一天吃完午饭的经过小店的时候,看到很多人在小店那里翻看桌面上放着新的信件,杨铮心中一动,快步走了过去,也翻看了起来。
"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