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网友对小说《半边梨花压海棠》非常感兴趣,作者“池疑”侧重讲述了主人公孟绶曹汝娘身边发生的故事,概述为:”张妃阔朗,说话没有那些弯弯绕绕。张妃也没说笑,她们几个都是武将的女儿,家中观念不同于文官,行为仪态自然从小受到影响,尤其随父亲去过边疆的,更是不拘小节。曹家大女儿曾长于三朝元老赵太师膝下,养的落落大方,知书达礼,这是许多人都知晓的。“多谢几位妹妹夸奖,如今初入宫中,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向妹妹们请教呢...

半边梨花压海棠

半边梨花压海棠 免费试读

“娘娘,张妃,赵嫔和薛嫔来给您请安。”

“让她们进来吧。”

三位妃嫔入了殿内,行了礼。

“嫔妾拜见贵妃娘娘。”行礼姿势还有些欠缺,宫中也没几个高位妃嫔,平日里也鲜少行麻烦的礼节。

“起来吧。”

“百闻不如一见,果不其然,臣妾曾听父亲说,曹娘娘是出了名的大家闺秀,与我们就是不一样。”张妃阔朗,说话没有那些弯弯绕绕。

张妃也没说笑,她们几个都是武将的女儿,家中观念不同于文官,行为仪态自然从小受到影响,尤其随父亲去过边疆的,更是不拘小节。

曹家大女儿曾长于三朝元老赵太师膝下,养的落落大方,知书达礼,这是许多人都知晓的。

“多谢几位妹妹夸奖,如今初入宫中,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向妹妹们请教呢。”

“想起正事,前些年宫中就臣妾位分高,皇上让臣妾管着后宫,有了如今娘娘,臣妾就将东西送了过来。”说罢有人呈上。

汝娘拿起册子,简单看了几页,皱了皱眉。

“不怕娘娘笑话,臣妾自幼随父亲在西北,没识的几个字,这宫中事物臣妾也是迷迷糊糊,还请娘娘莫怪罪。”

前朝文官没落时,便很少有女塾,识字的女子多是专门的嬷嬷教,到了当朝,天子重武,更是少有父母让女儿读书认字。

“无碍。”本以为这些妃嫔不好相处,没想到还不错。

又聊了些话,汝娘大致上了解了。

宫中没几个精通内务的主子,如今这凤印,如何都要交给她。

罢了,出阁前在府中忙,如今不过是换个地方。

夜晚中秋宴上,汝娘和孟绶并排而坐,观看着内务府安排的舞曲。

五王之乱后,先皇妃嫔大多都处理了,圣母太后也不在宫中,汝娘原本是不该和皇帝一起坐的,按理是该在皇帝右手边,只是已经安排好了,也并没有推辞。

中秋宴,除了后妃,亲王及女眷自然也要来。

自然包括自己的妹妹,同她的夫君一起,很是恩爱,两人卿卿我我,新婚燕尔,可谓不是甜腻。

看向自己的皇帝夫君,则是一直在看舞女,跳的的确不错,腰肢细,灵动,透过薄薄的面纱只能看见模糊的红唇,那双眼睛也水汪汪的看着高位上的皇帝。

猛地间,还没有反应过来,孟绶朝着汝娘那边扑了过去,屏风上插着一支匕首,场面顿时慌乱起来。

不一会儿,那舞女就被抓了起来,竟然是刺客。

可把汝娘吓得不轻,自幼身处闺中,怎见得如此打打杀杀,瞥了眼屏风上的匕首,锃亮锃亮的,必定锋利,若是伤到人……不禁看向刚刚将自己扑倒的陛下。

若是遇了别的俊逸公子,她定会瞬间脸红,只是陛下……身上为何如此酸臭,立刻用衣袖掩住了口鼻。

孟绶似乎没有发现怀中人的小举动,只是脸上很不高兴,中秋这么好的日子,居然有人刺杀,刺杀的还是自己的贵妃,艹他娘的。

“来人,将此人压入大牢,给朕狠狠的审,赵统领,你带人严查宫内,捉拿其他同党。”一个舞女可没那本事刺杀,背后定然有靠山。

没了扰事之人,晚宴再没出什么差错,喝起了酒,慢慢的也忘却了刚才的事情,几个宗妇被嫣娘夫妇的亲密所吸引,便聊起了话长。

“东阳郡王与郡王妃好生恩爱啊,可让人好生羡慕。”过了新婚燕尔,还这样亲近,可是少见。

世家女子,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什么感情在,过了新婚那几天,还管什么伉俪情深,一堆堆的内务和婆婆的教导便忙死了。

“赵姐姐你羡慕什么,你家王爷对你不也是不错嘛,我听我家夫君说,他同你家王爷去吃酒,遇上两个不错的小菜,买了人家碟子端回去给你尝呢。”

“那有什么,那不过是有求于我罢了,前几日把我绣的香囊弄丢了,赔罪的。”语气有些哀怨,看着旁边的夫君,无奈叹息。

“不过一个香囊,还是上些心的,哪像我家这个,整日只知道跑去新纳的姨娘那,亏的只能纳四个姨娘,要不然可愁死我。”

“也不知道这东阳郡王妃是怎么抓住郡王的心的,我可听说了,如今虽说没有诞下嫡长子,那府里可一个妾室都没有呢。”

“只得说曹家的女儿好命啊,一个嫁了郡王,一个入了宫。”

不过两人还是看了看四周,有些事不能说出来。

前些年天子后宫空虚,这些年有了妃嫔,也没有子嗣,有人说当今天子叛乱时伤了根本,龙体有恙,怕是要绝嗣,遇将皇位传给宗室子弟。

与其说是传,不如说是挑,其中就包括东阳郡王,毕竟当年若不是先帝遗诏,这皇位恐怕到不了如今天子,一个宫女所生的皇子的手里。

有羡慕曹家的,也有怨恨曹家的,就比如平阳候府吴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父子二人去只剩下残废的儿子回来。

这是开国之初封的,破例世袭,只可惜先帝时站错了队,即便是送了女儿入宫,如今也只剩了个名头。

而与曹家的仇,也是那时开始结下的。

原本只是因为政见不同,两家公子又在书院打了架,后来曹父好友启奏除了平阳候府的爵位,梁子结下了。

这是明面上的。

暗地里的,无非是女人的那些事,吴家的当家人曾看上了年轻曹母,被曹父截胡了。

后来吴家小姐看上另一家公子,结果又被曹家一个偏房的女儿的截胡了。

只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她儿子被长公主看上,不仅保住了她家的爵位,还得了不小的助力,维持住平阳侯府在京城中的声望地位。

“今日闲来无事,听说曹家女儿能歌善舞,不如让郡王妃为各位来一曲罢。”

堂堂郡王妃,怎么可能让人两句话叫去表演,女儿家学的是三从四德,有的更学的是四书五经之类,抛头露面,歌舞什么的这都是教坊女子的事情。

况且,都是命妇,谁又低人一等,随口一句边要人去舞一曲。

这的确是难为人了。

“吴姐姐,人家是郡王妃,又是京中闺女,怎会这些事,不如展示个点茶抚琴什么的。”也有权衡一下的。

“点茶有什么好看的,哪家姑娘不会。”

这曹家的两个嫡女都入了皇家玉牒,她怎会善罢甘休。

小说《半边梨花压海棠》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