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发生主体人物的行动

现代言情《一个发生主体人物的行动》是由作者“阙铭岿”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潘跃畅阎迁允,其中内容简介:外在行动和内在行动。外在行动包括动作和语言,注意,不能把神态单独拿出来算作一类,因为神态是动作的一种...

阅读最新章节


素外在的,不管它到底是不是人,甚至是不是生物,一个事件,总有一个发生主体。
人物的行动,则可以进行次级分割,分为两大类,外在行动和内在行动。
外在行动包括动作和语言,注意,不能把神态单独拿出来算作一类,因为神态是动作的一种,面部动作,它在描写的过程中,一般会归类于动作描写的范畴,偶尔放在人物描写中。
而语言,则重点在于说话的内容而非说话的方式。
内在行动包括心理和感受,注意,感受和心理有区别,前者是身体接收到的信息,后者是针对前者信息进行的逻辑整理和分析。
环境、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感受,这就是我分割出来的六元素。
其实还可以继续分割不过,这个程度我觉得是最合适的,因为正好适用于写作。
举例说明,我起床上班,是一个事件。
这个事件里面,六元素都有—环境:卧室,人物:我,心理:上班好烦,语言:唔,呃,啊”刷牙恶心干呕”,动作:起床刷牙,感受:困。
具体写作的时候,我们可以选取某些元素来写,不必全盘托出。
通常而言,一个事件只会重点写出两到三个元素,多了就会繁琐,少了就会含糊。
那么,这些元素我为什么要分割成六个,而不是四个或者八个?
因为我发现了,这六个元素,每个都有着不同的节奏!
分割成八个的话,有些元素的节奏重复,分割成四个,节奏就会不明确。
对这些元素的节奏进行排序,则是环境、人物、心理、语言、动作、感受。
它们的节奏,是从慢到快依次增强的。
下面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会从慢到快依次增强。
环境—只有当节奏很慢的时候,人类才有心情去看风景,作者才有时间去进行环境描写。
通常来说,不管当前的节奏如何,一进行环境的描写,节奏瞬间就会突降下来。
所以,这是最慢的元素。
人物—当一个人走到你面前时,如果你正非常紧张,你是没时间看看他具体长了个什么鼻子什么眼的,顶多一眼扫过,看个大概,只有当我们不紧张的时候,才会去细细观察其他人,看他们的外貌、穿着、言行举...

小说《一个发生主体人物的行动》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