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零逃荒,我们画风不一样

现代言情《穿越六零逃荒,我们画风不一样》,讲述主角顾晓兰顾福升的甜蜜故事,作者“爱吃绿的西红柿”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三个人吃完,刚收拾完出来,院门就被推开,进来一个干瘦干瘦的小老太太,脚步飞快,大襟夹袄里鼓鼓囊囊的藏着东西。“娘…你咋来了…!”顾福升顺着原身的记忆叫人。吕老太太理都没理他,径自进了里屋,从怀里掏出来一个小面袋子,大约有五斤左右。“这是我用老三津贴花高价在黑市上买的…让你媳妇做成窝头…路上方便…着急...

阅读最新章节

顾晓兰更饿了。

好在,没一会儿,饼就烙好了,糊糊也熬好了, 两大碗稀稀的高粱面糠糊糊,一小碗玉米面糊糊,和一个巴掌大的玉米面薄饼。

顾晓兰没有拒绝玉米面糊糊,这副小身板的肠胃太弱了。

却把玉米饼分成了三分,不等顾爸顾妈拒绝,直接放到他们的糊糊里。

“闺女…!”

“晓兰…!”

顾福升,乔桂英异口同声,又动作相同的把饼夹出来,要往她碗里放。

顾晓兰飞快的拿起碗放在身后,颇为严肃的看着顾爸顾妈。

“爸…妈…我知道你俩心疼我…但是心疼我的前提是要保证你们两个人也得活着…你俩身体要是垮了…我这副小身板靠谁去…!”

顾福升,乔桂英夹着饼的筷子僵在那里,顾福升率先把饼又夹了回去。

“闺女说得对…!”

说完率先吃了起来。

乔桂英也把筷子收了回去,他们两个人都知道,顾晓兰说的是道理,可更多的是不忍心有好东西自己吃独食,闺女懂事啊!

顾福升,乔桂英心里不好受,一时气氛有些低迷。

顾晓兰吃了饼喝了糊糊,虽然很是难以下咽,但吃了东西也有了精神,哄自家老爸老妈。

“爸…妈…!咱们往好处想…幸亏穿到的是六零年代…忍个十多年就改革开放了…咱们还能享受现代化生活…!”

“这要是穿越到古代…尤其是古代的灾荒年…那可是一点人身安全都没有…碰到坏人土匪杀人跟剁小鸡似的…!”

顾福升点头。

“闺女说得对…管咋的不用担心动不动就没命…!”

顾福升嘴上附和,是安慰媳妇和闺女,心里却有另一番认识,虽然不会动不动就没命,可是这十多年也不好熬,天灾人祸物质匮乏,要不后来咋叫十年动乱呢。

乔桂英心里也有计较,她从小在姥爷身边长大,可没少听姥爷提起六几年怎么怎么艰难。

顾晓兰也知道,其实三口人心里都有数,未来的日子不好过,只是不想表现出来,让亲近的人担心。

三个人吃完,刚收拾完出来,院门就被推开,进来一个干瘦干瘦的小老太太,脚步飞快,大襟夹袄里鼓鼓囊囊的藏着东西。

“娘…你咋来了…!”

顾福升顺着原身的记忆叫人。

吕老太太理都没理他,径自进了里屋,从怀里掏出来一个小面袋子,大约有五斤左右。

“这是我用老三津贴花高价在黑市上买的…让你媳妇做成窝头…路上方便…着急了烧点热水就是一顿饭…!

说着把面袋子塞到顾福升怀里,又急急忙忙往出走。

“我得回了…家里还一大摊子事儿呢…你们也紧着些收拾…也就是这两天就得上路…。”

吕老太太絮絮叨叨交代,忙忙叨叨往出走。

顾福升拿着面袋子有些感动。

“娘…!”

可是还没感动完,就见吕老太太鼻子动了动,指着乔桂英骂道。

“败家媳妇…啥光景了还烙鸡蛋饼…旁边大队都有饿死的了…你个馋嘴婆娘还吃鸡蛋饼…!?”

顾福升立马挡在乔桂英前面解释。

“娘…是给晓兰烙的…她瘦的这样…桂英怕她在路上扛不住…!”

吕老太太还想说什么,看着瘦的跟小鸡崽子似的小孙女,嘴唇动了动,终究没说出来。

伸手又在怀里摸了摸,拿出一个油纸包打开,里面是几颗变了色的饴糖,一看就是留了很长时间了。

拿出两棵放到顾晓兰的小鸡爪子手里。

“现在不行吃…留着路上挺不住要命的时候再吃…记住了…!”

满是皱纹的老眼看着顾晓兰的眼睛,等着她回答。

“记住了…!”

顾晓兰连忙应道。

吕老太太这才满意,转身急匆匆的走了,嘴里犹自絮絮叨叨。

“就这么一个,还养的瘦的跟个鸡崽子似的…扔在半路上可怎么好…!”

顾晓兰拿着糖看老爸老妈,干干的笑。

“我这个奶奶还挺有意思的哈…!”

顾福升小心的看了自家媳妇一眼,也赔笑。

“这老太太就是脾气不好…心不坏…!”

乔桂英看都没看他,也懒得接他的话。

顾福升要表达的意思,乔桂英顾晓兰都明白。

吕老太太有一个姑娘三个儿子。

姑娘顾惠兰嫁给了邻村的铁匠。

三儿子顾福平在部队,跟前只有顾福升一家和大伯顾福林一家。

大伯顾福林性格憨厚,是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没啥说的,大伯娘刘招娣却不是好说话的。

顾福升原身念了几年书,庄稼地里的活就差点,乔桂英在娘家养的娇,地里的活计也顶不上去,性格也软。

原身顾晓兰从小体弱,没少吃药。

头些年顾福升能跟着乔姥爷出去做点活,乔桂英也有一个在部队的弟弟,加上乔姥爷的木匠手艺,日子过得不错,常常偷偷贴补她们家,一起的日子过得还算相安无事。

这几年四处闹灾,吃都吃不饱,哪还有人建房子,乔姥爷家的日子也不好过了,他们这房花钱的地方多挣得少,大伯娘刘招娣就嫌他们拖累,说啥要分家。

吕老太太压着不让分,奈何大伯娘胡搅蛮缠总闹腾,大堂哥也到了娶媳妇的年纪,老房子实在住不开。

最后他们一家三口到底分了出来。

乔桂英和顾晓兰一个想法,脾气好不好的又不在一起住,偶尔见一次真挨两句骂就当听老太太唱歌了。

要不咋整,这会儿可不兴和老太太对着干那一套,入乡随俗吧。

三人进屋收拾东西蒸干粮准备逃荒,其实真没啥好收拾的,这个年代除了两个锅碗瓢盆,两床铺盖,一人两身衣服就没啥了。

再就是顾福升做木匠的家伙事。

看着这些东西,顾福升心里盘算着,是做个背架子(农村用来从山上背柴火的,能背很多东西),比用扁担挑着省劲儿!

还是把院里那辆破板车拾掇拾掇。

围着板车转了一圈,顾福升摇头,这板车全是木头的,连轱辘都是,上路拉起来沉不说,逃荒路远磨损大要是扔半道上可完了。

还是做背架子吧,路上坏了就地取材也方便。

正准备拿家伙事出去,就听见顾晓兰叫他们,声音还挺急。

“爸…妈…你们进来一下…!”

小说《穿越六零逃荒,我们画风不一样》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