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是个破旧的小县城,但那是相比南方老家,在青海这是一个市,那年头青海省一共就三个城市,哥俩进的小学叫实验小学,罗二忘记了哥哥进的什么班,也不确定自己是哪个班,反正不是四四班就是四三班,刚到这里上学看什么都好奇,不像之前那个市,就听了一天课光想着上厕所的事。这里的学生人人都戴红领巾,不像老家,每个班只有一两个老师认为特别优秀的才报批学校配发红领巾,罗二总是嘟囔红领巾这么神圣的东西怎么能人人都带呢,不像老家我们班就我和李日军两个人能带,或许是从那开始,罗二心里埋藏了一颗装ac的种子。更加让他费解的是校门口还有胳膊上戴一到三条杠的学生,没戴红领巾就不让进学校,戴得不整齐也不行,这事可把罗二难受了好几天,十指不沾阳春水那是形容女伢子果,我们罗二那是读书狠,学知识和接受能力特别强,你要说动手干活,就好比眼下系红领巾的活儿,香妹手把手教了七八次,就是不会。过了几天这亲娘都受不了了,给罗二系了个活结,之后上学套上,回家拿下,可把罗二开心得。

罗二和他哥罗大聊起学校的事,哥俩都觉得老师教得好容易,就是不习惯中午十二点放学,要回趟家吃饭,下午两点又要上学,罗二总希望香妹能像小时候那样背着他去学校,香妹表示愿意,但是要跟着罗老二熟悉环境,尽早能赚钱,过好日子,因此没得办法。

罗二的同桌叫李雯慧,是语文课代表,罗二觉得这个女伢子长得很秀气,蛮可爱的,就是脸看着非常冷,罗二很喜欢她,又不敢表现出来。刚来班里同学们很好奇这个南方来的小男孩,一下课就问他你们那啥样,有啥吃的有啥玩的?罗二不知道这个 啥 是什么意思,就问 啥 是什么?同学们以为是个傻小子,更喜欢问他问题了。

过了几天罗二觉得自己是真懂了,李雯慧不是冷,是只对他一个人冷,哪怕西北,也是一个市里的孩子,看不起乡下人。罗二很伤心,但觉得李雯慧太可爱了,也没生她气,只要李雯慧说话,他都愿意接茬。

罗二那时候最怕听到旁边同学说 哎我橡皮呢? 哎我转笔刀呢?他总感觉同学们一有东西找不到,就怀疑他拿的,直到同学说找到了,他才敢正常和同学说话,否则他嘴巴就患上了暂时性紧闭症。

随着一段时间过去,周围的同学们发现罗二不管哪门科目都学得很好,老师问啥都能答上,而且一点不怕老师,慢慢有人跟他玩了,他后座是一个叫柴晓春的男孩,用现在的话说是双职工家庭,似乎还是小领导,他告诉罗二在你来之前我平时在班里经常考第五,李雯慧总考第三,我很想超过她。罗二觉得第三有什么难的,等我也考了你连第五都考不了,但这他知道不能说。

这里的学生都用字词句篇,罗二没有,因为这个要家长在新华书店买,柴晓春把自己的借给罗二看,在老家养成的习惯让罗二拿起书就看,有得看就成,老家的时候香妹可没钱给他买书。老师讲的罗二都会,所以他就往后看了几课。

这天罗二又低头看字词句篇,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问了个字,三点水加一个虫,见班里没人能答对,就叫她喜爱的课代表李雯慧回答,不巧李雯慧也不知道,老师看到她同桌低着个头,气不打一出来,竟然破天荒没有让李雯慧坐下。说那谁你来回答!罗二起身马上回答说这个字念zhuo(二声),浑浊的 浊。罗二哪里想得到李雯慧突然大声说老师他偷看字词句篇才会的。罗二一头懵,怎么了?

老师对李雯慧说你放心,老师再考考他。又接连问了罗二几个问题,罗二从小可没人冤枉过他,心里又害怕又窝火,嘴里不停地说 我没有我没有 ,不知道现在这算是一种什么应激反应吗?当时的罗二心口如一,就是满脑子的 我没有。老师没说坐下,罗二站了一节课。

下课后罗二一直趴桌子上,他觉得同学们都觉得他偷看了,太丢人了,柴晓春安慰了他几句,又说你咋就没想起来,昨天我们还看到过这个,还造句了呢。

罗二从那一刻起,认定柴晓春比李雯慧更可恶,你特么当时为什么不给我作证,这个念头从小一直徘徊在他那脆弱的心门,挥之不去。
"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