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叫做《原神二创:在提瓦特的那些事》,是作者“秋禅子”写的小说,主角是司琼法涅斯。本书精彩片段:于净物上而傍掷之。”疏云:虽已普供三宝,而我地藏,正为行人决疑之主,故应系心别供也。称名须至千念者,令积善根,成机感故,亦表一念具千法故。虽为自决所疑,必云及一切众生者,念念不忘众生,乃可扣感菩萨大慈悲也...

原神二创:在提瓦特的那些事

免费试读

1、我们掷轮占察,依据哪些经文和祖释呢?

经文:“1,又应别复系心供养我地藏菩萨摩诃萨,2,次当称名,若默诵念,一心告言:‘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如是称名。满足至千,经千念已。3,而作是言。地藏菩萨摩诃萨。大慈大悲唯愿护念我及一切众生速除诸障增长净信。,4,令今所观,称实相应。作此语已。,5,然后手执木轮。于净物上而傍掷之。”

疏云:虽已普供三宝,而我地藏,正为行人决疑之主,故应系心别供也。称名须至千念者,令积善根,成机感故,亦表一念具千法故。虽为自决所疑,必云及一切众生者,念念不忘众生,乃可扣感菩萨大慈悲也。

从上面经文和祖释,可以看出占察的过程中:

一、地藏菩萨“正为行人决疑之主”。因此占察过程要称念地藏菩萨摩诃萨圣号,不可念其它佛菩萨名号。

二、是占察全过程,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应该相续不断。

三、是从“唯愿护念”可以看出,占察相应是地藏菩萨愿力的他力成就。

木轮相法的称名相应,为初始学习求愿至心。因此,称名之时,应该厌离自己“身心相”,而归依菩萨愿力。就像下卷经文所说:“当观我法身,及一切诸佛法身,与己自身,体性平等,无二无别,不生不灭,常乐我净,功德圆满,是可归依。又复观察己身心相,无常,苦,无我,不净,如幻如化,是可厌离。”

四、最好在占察时,及学会占察以后,能发起以占察利益众生之心。

五、要明确主念之事,不应该轻易变动主念之事。“令今所观,称实相应”,所观之事,不应随意变动。

六、就是如法掷轮占察,如法判断相应。

2、特别注意:

掷轮、计数、合数,包括察看相应与否的过程中,都要保持称念地藏菩萨摩诃萨名号不断,同时记着主念之事。

3、占察时需要跪着称名吗?

答:蕅益大师造的仪轨中要求“胡跪合掌”。占察经的经文中没有要求跪着称名。

4、菩萨圣号应该怎么念?

答:最如法的念法是九字: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

如果因为不易持诵想要省略,可念六字:南无地藏菩萨。如果念七字“南无地藏王菩萨”已经习惯了,随顺习惯亦无妨。

弘一法师的开示:占察经卷上详示占法中云:一心告言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准此,持名之时,应云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斯为善矣。若因句长未易持诵者,可略摩诃萨字,直云南无地藏菩萨。但有仍欲依彼旧习念南无地藏王菩萨者,彼旧习念南无地藏王菩萨者,亦宜随其好乐亦宜随其好乐,因与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相符合也。”(地藏菩萨圣德大观)

5、要正确使用占察轮,就要注意对占察轮的要求,以及如何正确的投掷占察轮?

我们先看两段经文:“仰手傍掷。令使易转。因是义故,说名为轮。”

关键是“仰手傍掷,令使易转”这八个字。就是手里拿着占察木轮,掌心朝上,然后翻转,往斜下方投掷,这样木轮就可以很好的转动。

6、掷轮的手法

从经文我们可以看出,如法占察获得感应的具体条件和要求是:“然后手执木轮。于净物上而傍掷之。”要使用正确的手法,让占察轮很好地滚动起来。并且对占察的场地也是有要求的,场地应该够大,够平整。(第二部分中讲过。)

7、有人看见我用左手掷轮,问必须用左手掷轮吗?

我以前也用右手掷轮,后来改成了左手,方便计数,长期占察也可锻炼左手的灵活度,其实左右手都可以。

8、如果净物比较光滑的话,对掷轮手法要求就比较高一些。但也不是什么技术活儿,稍注意一下使占察轮能够自由自在的在净物上滚动,这个手法就可以了。

9、为什么主念之事不能轻易变动?

因为占察经经文很明确地说:“缘合故有,缘尽则灭;业集随心,相现果起,不失不坏,相应不差。如是谛占善恶业报,晓喻自心,于所疑事,以取决了。”占察是我们和地藏菩萨的问答对话。如果我们这边的问题不断变化,你又不能一下相应,菩萨那边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对自己的设问没信心,心中主念之事不定,这是初学占察的人,有时候迟迟不相应的原因之一。

10、如果三掷还没有掷完,就知道这一把无法相应,还需要继续掷这一把的第二次第三次吗?

答:不需要。“频三掷之”,“三掷”是一个回合,是一把,合数一次,这个主念清楚就可以了。就是重新掷新的一把的时候,占察者应该心中清楚,现在第二把的三掷已经开始了。不应该把前一把的三掷和第二把的三掷混在一起。

(2019年5月31日中午占察,《(4)掷轮占察》这部分,在《占察学习问答集》中贡献前景,简轨9把42+51+20=113所向处自获利。)

(5)计数合数

1、记占察日记的规范

记下每次占察的日期、地点,及设问和一些特别的因缘,以便于以后能够清楚回想起来当时的一些情况。

我一般用黑色或者蓝色的笔计数合数,用红色的笔圈出最终相应的结果,以及记下是第多少个相应。这样一目了然,以后找的话很容易就能找到。

2、占察第三轮一把是什么意思?

答:占察经上讲,占察时要“三掷此第三轮相,占计合数,依数观之,以定善恶。”我们一般把三掷,或者合数一次,称为一把。

3、不知道第三轮相最多能占察几次?

蕅益大师造的《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附占轮相法》中说:

若有为自为他。但占第三轮相。欲知三世果报事者。亦应如是礼拜供养称名作白。取第三轮相。频三掷之。记其所现之数以知吉凶。若有修忏已经七日之后。欲但占第二轮相。求纯善相者。于清晨时。惟须作白。频三掷之。

“频三掷之”就是N3掷之,N可以是自然数任何数字。因此,第三轮相不相应,可以无限次地占察,直到相应为止。

然而,如果久久不相应的话,应该反思设问是否没有问题,以及如法占察的其它必须要素是否没有问题。

占察木轮相法的如法相应,至少应具备三个要素,一是掷轮的同时要念地藏菩萨摩诃萨圣号,二是掷轮手法及净物等如法,没有问题,三是主念之事,也就是设问没有问题。

4、特别要注意的是,掷轮的时候要念地藏菩萨摩诃萨圣号。计数、合数以及看相应与否的时候,也要相续念地藏菩萨摩诃萨圣号。在占察的整个过程,念地藏菩萨圣号不应该停。

5、掷轮占察、计数、合数、观相应,实际上是一个连贯又短暂的过程。如果没有相应,就要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在这里,只是为了说明各个细节要注意什么,才把它们分开。

6、占了很多把都不相应,心里都有些烦躁上火,怎么办?

不管相应与否,念菩萨圣号占察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是一个消业除障、磨练我们心性的过程。因此,应该耐心坚持,专求不懈。请看大师们的一些开示。

蕅益大师:

①但令一心称诵默念名号者,正为恶业多厚,不可即修禅定智慧也。然而若坐若旋一心称念,即是真实禅定智慧方便,由我地藏万德洪名,诠召果上真实功德,能与众生作增上缘,令念念中灭罪除障故也。

②又大乘十轮经云:假使有人,于其弥勒及妙吉祥并观自在、普贤之类,于百劫中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地藏菩萨,求诸所愿,速得满足。

③又所称之名,无论解与不解,本是一境三谛;能称之念,无论达与不达,本即一心三观。

④一念法界者也,圆人受法,无法不圆,岂可藐视持名以为权浅行耶。

印光大师:

⑤俯顺世情,令卜休咎,以期同种善根之妙方便也。凡占者,皆须称菩萨名。如小儿有病,不肯服药,涂药于乳,则不服而服矣。菩萨名号,如返魂香,若得见闻,宿业自消,宿善自生,以渐至于上追观音之志事,究竟自利利他于无既也。

(2019年5月31日下午占察,《(5)计数合数》这部分在《占察学习问答集》中贡献前景,简轨10把为49+21+43=113所向处自获利。)

(6)相应

1、什么是相应?

请看第四部分中的《第三轮相占法流程及依据对照表》。相关经文有:“依数观之,以定善恶若数合与意心所观主念之事相当者不相当者”等。总之,就是合数(结果)要合(适合)于意,或者合于事,才算相应。否则,就不算相应。

就是结果之数,要和我们问的事合适,才算相应。要和我们问的意思吻合,才算相应。否则,就不是相应。

那么,怎么判断结果是否与我们的意,或者我们问的事合适呢?这就要在第二步的时候,对轮相进行分组,为占察的问题找到一个相对应的轮相范围。比问病因就对应145~147轮相,问病的治疗难易程度就对应148~150轮相。如果问病因呢,结果之数是97有所求得吉利,显然就是所答非所问,就不是相应。

2、我们看其中这段《占察经》经文:“如此占法随心所观主念之事。若数合与意相当者。无有乖错。若其所掷所合之数。与心所观主念之事不相当者谓不至心。名为虚谬。”

梦参老法师的一些相关开示:

①、你心里想问“我这趟生意,买这个货能不能发财?”占察的数字说:“你的病会好的。”那问的不是这个事,这就叫不相应,就是菩萨护法没现前。

②、既然是占察,占是占卜,察是察看,你占卜了,你察看一下对你是不是相应。此经都要求相应,对号对上对不上,你得对上号效果才有。

③、用的时候,你问的本来是看病,它说你今天出门不好,这就是所问非所答,叫不相应。

这里有一组对应关系:

所设问题——某组轮相——占计合数——不相应或者相应

所设的问题——某组轮相——占计合数——相应,一旦对上号了,就不会有错。

这段经文和梦参老法师的开示中,可以看出占察相应的关键是:“数与意合数与事合”。简单说就是,“若数合与意相当者”、“所合之数,与心主念之事相当者。”所出的轮相(结果),跟心里的问题(以某组轮相表示)完全吻合。

举例说明,比如占察梦,那就要出现观所梦的轮相其中一个,才是相应。

从上面的经文注解以及讲解可以看出,占察一法分为占及察两个部分。

占又分为三个步骤,分别为掷轮前的观定善恶(设问)、选取轮相(划分轮相)以及三掷轮相(占察、计数、合数)。

“审谛观其相应与否。名之为察。”这一步就是上面梦参老法师开示的要对号入座。若答非所问,答非所选,那么三掷出来的轮相结果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虚谬轮相,应该无视舍弃。这一步才叫察。

3、再举个例子说一下,什么叫做相应?如何判断是否相应?

答:比如,你想问你的前世,掷出的数字是166从天道中而来,就是相应的。如果掷出174舍身已做饿鬼,就是不相应的。你问的前世,答的却是来生,就是不相应。

提炼问题依据的就是这一百八十九个轮相。所以,一旦提炼问题这一步完成了,也就有了判断是否相应的标准。

4、占察不相应,原因有哪些?

原因有设问不严谨。初学可能还存在木轮滚动不良。一般来说都是持名不至心,相应的机缘不到。

不相应,不是菩萨不给,而是占者至心不到而已。至心分四种,详见蕅益大师占察经注疏三心部分:“至心者至诚心也,凡夫内心虚伪,偶尔至心真实念生,故方随机感应,所以感应出现把数不定,总在菩萨法眼观察,故有立刻感应,有延迟感应。不可执定。”

5、占察了很多把,不相应怎么办?

如果设问、掷轮手法等,都是如法的,那就继续占察,专求不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直到出结果为止。

6、觉得有些是碰巧撞上去的,我知道我的想法不对,可是这种疑惑时常在脑子里边出现,怎么办?

答:看几段经文,就不敢说是碰上去的了!

经文:

“缘合故有,缘尽则灭;业集随心,相现果起,不失不坏,相应不差。”

最后四个字“相应不差”,意思就是只要相应就不会出差错。

再看经文:

“若佛弟子,但当学习如此相法,至心归依,所观之事,无不成者。”最后四个字“无不成者”,还有一个版本的经文是“无不诚谛”。意思就是说,只要如法占察,你所占察的事情,菩萨给了答案,就没有不真实的。

还有经文:

“如此占法,随心所观主念之事,若数合与意相当者,无有乖错。”最后四个字“无有乖错”,就是没有错误的意思。就是一旦相应了,就没有错误。

三段经文都用双重否定的句式。这种句式是不是和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比丘之时,所发四十八大愿中的第十八愿中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有点相似?地藏菩萨发愿时也是用的这种句式: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如果我们和别人这样说话代表什么意思呢?两个小孩在一起赌誓说,我不考第一名,我就不姓王。就是说我必须考第一名,一定会考第一名。否则,我就要改掉自己的姓氏,这种事情对中国人来说,比杀头还可怕,因此绝对不允许发生。

双重否定的这种句式就是为了强调,为了加重语气,为了摧裂疑网,为了坚固占察者的信心。就是地藏菩萨在用打赌发誓向众生保证如法占察而得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7、如果结果出现在划定的轮相范围里,就一定是真实准确的吗?

占察结果要保证真实准确,应该排除我们自身一些不如法占察的因素。就像经文中所说:“应当筹量观察自心,不贪世间,内意清净,然后乃可如上归敬修行供养,至心发愿而为占察。不应贪求世间名利,如行师道,以自妨乱。若内心不清净者,设令占察而不相当,但为虚谬耳!”还有一些不符合因果规律、生搬硬套的占察,也应排除在外。

排除掉不如法占察的因素,一旦相应就是准确无误的。为什么呢?因为菩萨说了“无有乖错相应不差无不诚谛”这种赌誓性质的话。如果相应了,却不是菩萨给的结果,说明菩萨说话不算数。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的。

如果占察的时候没有称念地藏菩萨圣号,也不认为你用的是占察法门的法宝占察木轮,认为那只是积木、玩具,那样可能是概率,可能是碰巧。一旦我们在称名,在念地藏菩萨圣号,使用占察木轮法宝在如法占察,那占察结果就一定是菩萨给的结果。

就像经文所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大慈大悲,惟愿护念我及一切众生,速除诸障,增长净信,令今所观称实相应。”菩萨会护念占察称实相应,使我们增长净信。

因此,占察相应的最底要求是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只要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地藏菩萨就会用神通力护持占察的全过程。排除掉不如法占察的因素,占察结果无不真实可靠。

8、为什么我问那么久,菩萨都不给我答案呢?

占察木轮相法相应的条件是第一种至心,初始学习求愿至心。初始学习求愿至心,蕅益大师的解释是“未伏障种,未离散动”,也就是一种初级而不稳定的至心。我们以这样的至心感应菩萨的愿力,也就是所谓的初始学习求愿至心,其感应结果快慢也就不够稳定。这是从我们众生这边讲的。

从菩萨愿力那边讲,我们在占察时,菩萨会根据每一个众生的根机业力因缘善根福德等诸多因素,给我们以快慢不同又时机恰好的感应。就像小孩喊父母,父母会综合各种因素给小孩以回应一样。

占察本身是修行。如果事情不着急的时候,菩萨有时候会考验我们,磨练我们,迟迟不出结果,为我们消业除障。如果事情很着急的时候,菩萨也会在适当的时机给我们相应。

9、修行达到什么境界就可以快速占察相应?

答:如上一个问题所说,占察涉及到诸多因素,包括地藏菩萨、占察者本人、占察的事情,以及其它诸缘。所以总体上讲,多念圣号、平时有佛法功课,身心归依佛菩萨的人,会比初学者容易相应一些。但是,具体到每一次占察上,因为占察的事情不一样,占察者对所占察事情的关心程度不一样等因素,还是不能说,就一定会在多少把之内相应。这就是初始学习求愿至心的特点。

10、一个问题几把内相应才是菩萨给的答案而不是碰巧?

答:只要是如法的占察,占察的设问符合逻辑、符合因果法则,无论多少把相应都是菩萨给的答案。

11、占察时老是不相应,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

蕅益大师在《占察善恶业报经疏》中讲到:称名须至千念者,令积善根,成机感故,亦表一念具千法故。

机感:众生有善根之机,而感佛也。又众生有善根之机,故佛感应之也。(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虽然多持名可以快速感应。但是要注意:具体占察的事情不一样,因缘也不相同。所以占察时不要总想着多少把相应,而应该专心掷轮。称念名号是我们的事,何时相应是菩萨的事。菩萨会观机逗教,在合适的时机给我们以相应。

12、如何让自己占察的信心更坚固?轮相出来怎么知道是真实的?

要回答这些问题还是要做到勤于占察,长期闻思,注重实修,积极法施。这本《占察学习问答集》就是基本按照这个思路写成的。总的来说,占察是一个法门,占察学习也是一个系统的学习工程。

(2019年5月31日晚占察,《(6)相应》这部分,在《占察学习问答集》中贡献前景,简轨第7把得46+10+57=113所向处自获利。)

(7)至心

1、占察的至心问题

关于至心第三部分《第三轮相占察相应的原理》中已经讲过很多。

地藏菩萨摩诃萨给我们获得感应的标准非常低,这个标准就是:“初始学习求愿至心”。

这个“求愿至心”把所有初学占察的佛子都包括在里面了。我们看一下蕅益大师对“初始学习求愿至心”的注解是:“未离散动,未伏障种。”所以,不要把获得感应的标准看得很高。

2、关于占察感应至心问题,我们可以参考别的解释,还有别的理解吗?

《观无量寿佛经》对至心的解释:“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那么,什么是至心呢?这里“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至心。也就是把一种心的状态用行为来解释。现代的心理学中也有这种现象,就是把人的某种心理状态用行为状态来解释。这种解释的好处是,操作难度一下降低了很多。

善导大师在著作中的很多地方,把《无量寿经》十八愿中的“至心信乐”,解释为“乃至十念”,“称我名号”,以及“一心念佛”等。这也是把心念解释为行为。因此,占察木轮相法相应的至心就是称念地藏菩萨摩诃萨圣号,令声不绝。

只要念圣号就会有感应的原理,就像只要念佛就能往生一样。至于什么时候给感应,那是地藏菩萨那边的事。他老人家会观察你的因缘,根据你的情况,在适当的时机给你感应。所以,占察时只管不停地专心念地藏菩萨摩诃萨圣号就好了。不必努力求清净心,不必怕起妄念,不必担心浑身臭秽……一切都不必担心。就像往生,阿弥陀佛只看念佛没有;占察感应,地藏菩萨也只看念圣号没有。

3、念菩萨圣号的时候杂念很多,不能至心怎么办?

占察木轮相法的相应,初始学习求愿至心就可以了,不必担心杂念。

什么是初始学习求愿至心呢?“求”是指众生能求之心,“愿”是指菩萨所发愿力。初始学习求愿至心就像小孩子请求父母照顾,父母自然会回应一样。

这种至心是一种他力的至心,是地藏菩萨愿力加持的至心。善导大师在著作中解释《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时,对“至心信乐”的解释,就是“称我名号,下至十声”等。这里的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也是如此。称念地藏菩萨的圣号就是初始学习求愿至心。就是自自然然地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就可以。

藕益大师在《净土十要》<净土径又径>里有一段自问自答:“或疑而问曰,我但晨昏念佛,日间浩浩,俱属尘劳,且口念佛时,不免杂念起灭,恍惚无定,欲求一心不乱甚难,未识亦能往生否?”

意思是有的人每天早晚念佛,白天干活,虽然念佛,但免不了有妄想,想要达到经上所说的一心不乱,非常困难。这里说的“一心不乱”是指通途的伏断妄想,禅定清净,息心除妄。有事一心和理一心。

大师回答:“切勿多疑”。不要多虑,无论一心、散心,就怕你不相信不愿意往生,不是老实称念名号,果真发起信愿心,此心如长江水,种种杂念如水上波,“岂有江流入海之时, 波不消散, 而反能阻碍长流乎? ”

同样,初始学习求愿至心的占察木轮相法的相应,也无须担心妄想杂念。只要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就可以获得相应。事实上,在大量占察实践中,我们发现,外界环境和内心不可控、不清净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得到相应。道理也在这里。

(2019年6月1日上午占察,《(7)至心》这部分,在《占察学习问答集》中贡献前景,简轨第7把为53+41+19=113所向处自获利。)

小说《原神二创:在提瓦特的那些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