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一篇朱厚照,历史古代,历史,穿越,明朝小说《日月山河永在》送给各位书友,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朱厚照,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小说作者是风一样漫舞,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日月山河永在目前已写3.2万字,小说最新章节第14章 重整商税,小说状态连载中,喜欢连载中小说的书虫们快入啦~

一、作品简介

《日月山河永在》小说是网络作者风一样漫舞的倾心力作,主角是朱厚照。主要讲述了:朕之愿唯我大明千秋万代,永立华夏之巅。可助朕效仿太宗皇帝文治武功,开疆拓土者必得朕之心。---明武宗朱厚照...

二、书友评论

作者大大的书籍还在推荐中,读者很喜欢这本书,但是还没有评价哦!

三、章节推荐

第14章 重整商税

四、作品阅读

门楼高耸,垛迭齐排。周围活水通流,南北高山相对。六街三市货资多,万户千家生意盛。果然是个帝王都会处,天府大京城。

繁华大街上买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连成一片;酒店里,小二端着酒菜飞快地穿梭着,还不时传来猜拳声,谈笑声,杯盏碰撞声……

人群中,只见一翩翩贵公子,身穿锦缎华服,脚踏翘头靴,腰上玉佩随步伐摆动,右手拿着一个猴子状糖人,左手还拿着一串糖葫芦,身后亦步亦趋的跟着两个身穿青蓝下人装的中年男子。

少年仿佛乡下人进城般,看到什么都惊奇不已,玩的不亦乐乎,身后留有长须的男子则是不停的打量四周,看起来颇为警觉,正是偷偷跑出宫的朱厚照一行。

“陛……公子爷,前面围了一群人。”另一个奴仆打扮的正是刘瑾,朱厚照停止了东张西望,对刘瑾说“去看看怎么回事!”

刘瑾小跑着前去打听了一会,回来说道“回公子爷,前面有个女童在卖身,好像是她家里发生变故,双亲离世,卖身求人给双亲入土!”

“哦,竟有此事?走,过去瞧瞧。”见刘瑾如此说,朱厚照不免想起去世不久的先皇,动了恻隐之心,快步走过去,刘瑾连忙在前面挤开围观的众人,给朱厚照让出位置,另一奴仆打扮的正是锦衣卫牟斌,忙向周围使了个眼色,只见数名孔武有力的大汉仿佛凭空冒了出来,赶紧护卫到朱厚照左右。

朱厚照走到人群之中,看到一个衣着破烂,瘦弱不堪的小女孩伏跪在地上,头上插了几根稻草,见一双翘角皮靴出现在脸前,抬起依稀可见泪痕的小脑袋,灵动的小眼睛看着朱厚照手中的糖人糖葫芦,忍不住的咽了口唾沫。

朱厚照看着地上面无菜色的小女孩,将手中的吃食递给她,柔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为何沦落至此?”

小女孩一把接过吃食,三两口吞进肚里,连山楂的核都未吐出,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嘴角,只听一清脆的声音对朱厚照说着“回公子,小女乃是京郊人士,家父是耀武营小旗,家中还有一长姐,因长姐被权贵看上,欲纳为妾,长姐不从被强行掳走,父亲阻止,被权贵家恶奴活活打死,母亲悲痛,随父亲一同去了,家父故友上司惧怕权贵威胁,没有一个敢出头,小女无奈,只能到京城之中,寻好心人安葬双亲!”

朱厚照听闻此言,怒不可遏,额头青筋凸起,不曾想天子脚下,居然会发生这等恶事。一把扶起小女孩,咬牙说道“天子脚下竟有人敢如此作恶,跟我说说,是谁?本公子帮你出头!”

小女孩见朱厚照肯帮忙,眼泪刷的流了下来,哽咽的说“公子大恩,小女必做牛做马相报,但是小女只求公子帮小女安葬双亲即可,权贵来头太大,不愿连累公子!”

见小女孩不肯说,朱厚照转头对牟斌说道“去查一下,再去买一口棺椁!”又拉起小女孩说“走,带本公子去你家里,本公子帮你安葬你父母亲。”啪啪啪,周围人见状,大声喝彩,赞美的话此起彼伏!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约莫30岁上下眉清目秀的男子,拱手对朱厚照行了一礼,“在下浙江士子张璁,来京城游学,敢问公子高姓大名,刚才走到此处见公子宅心仁厚,嫉恶如仇,欲结伴同行,看有什么可以帮得上忙的,不知可否?”

朱厚照见此人玉树临风,彬彬有礼,便没有拒绝,说着“本公子姓朱名寿,路上无聊,你想一起来,那就跟着吧。”

刘瑾此时不知道从哪里变出来一辆大马车服侍着朱厚照上车,朱厚照在车内坐下,招呼车外站着的张璁和小女孩一同上车,刘瑾赶着车缓缓的向京郊驶去。

小女孩看到奢华的马车,拘谨的怎么也不入车内,朱厚照何等身份,见她回绝便让他与刘瑾一同坐在驭位上,招呼张璁进来闲聊不再去管她。

张璁去过多地游学,见识广泛,每说起一处见闻,都令朱厚照神往不已,不多时就与朱厚照相谈甚欢。随着走出城,道路变得越来越颠簸,朱厚照掀开车帘,金秋时节道路两边金黄一片,看到外面田地上丰收劳作的农民,感慨道“愿我大明年年风调雨顺,让劳作的农民都能衣食无忧。”

张璁诧异的看了朱厚照一眼,说道“这些农户就算再辛劳,恐怕也是吃不饱穿暖啊,唉!”

朱厚照眉头一跳,皱眉问“我大明税赋并不高啊,尊驾何出此言?”

张璁轻笑道“也难怪,看朱公子穿着高贵,想必不怎么出门,自仁宗皇帝建立皇庄至今百四十年,皇宫、王府、勋戚及僧寺占有大量的土地谓之庄田,权贵豪强和地方恶棍,妄指民田为官田,以之进奉皇庄、王府、勋戚,结交权贵而谋私利。土地兼并的严重致使大批丧失土地的农民背乡离井而为流民。在下四处游学,农民暴动此起彼伏,实在让人痛心不已啊!

好在当今皇帝陛下圣明,刚刚即位就谕令查僧寺田亩,还田与民,然而杯水车薪,与被权贵侵占的土地比起来,九牛一毛而已,据在下看来,天下额田能剩有一半就不错了!”

“一半?先生所言当真?若真如先生所说,我大明岂不是危如累卵!”朱厚照虽然听杨廷和说起土地兼并一事,但没想到会到这种程度,顿时无比心忧。

张璁无奈的摇了摇头,苦笑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开国至今,皇室宗亲、勋贵、士绅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就连朝堂之上的大小官员都是其中一员,岂会自绝好处?更何况我大明官员俸禄为历朝历代最低,没有额外的好处,怕是饭都吃不饱,又何论为朝廷效力?

依在下看来,解决此事也不难,只需先大幅提高官员俸禄,解决官员衣食之忧,如果靠俸禄就能生活的很好,相信大部分官员都愿意遵纪守法,又有几个会去做个贪官呢!

然后君臣戮力同心,先从皇庄、宗亲开始,一级一级的往下清查田亩,安置流民,把农民重新稳定在土地上,不出几年光景,必然能令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天下重新稳定起来!”

朱厚照闻言双眼一亮,没想到这个难题被眼前这人轻描淡写的就化解了;顿时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啪啪两声,拍了两下巴掌为张璁喝彩“先生高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知先生有如此大才,为何不去考取功名,报效国家,以先生才学,必可蟾宫折桂,身居高位。”

小说《日月山河永在》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